首頁>>鑫圣龍資訊
通過一根老鋼軌來看中國鋼鐵工業歷史
點擊數:37602015-04-24 00:52:03 來源: 新疆鋼軌加工_特鋼廠家_烏魯木齊鑫圣龍鋼材貿易有限公司
2009年11月,廣安門站被拆除,中國鐵道博物館的專家們在搶救文物時,發現了一批珍貴的近代鋼軌,這些鋼軌絕大部分是外國制造的,標注的生產年代大部分是20世紀初,其中一根所鑄銘文為 “造廠鐵陽漢1902” (1902年漢陽鐵廠造)的鋼軌引起了專家們的極大興趣。漢陽鐵廠是中國近代創辦的第一個鐵廠,也是當時亞洲最大的鋼鐵企業,而 “ 1902”表明這根鋼軌是中國現存最早的國產鋼軌。專家們如獲至寶,把它完整地珍藏在中國鐵道博物館中。 京漢鐵路原稱盧漢鐵路 (盧溝橋至漢口),修建時將起點從盧溝橋改至北京正陽門西站,因此鐵路開通時改名為京漢鐵路。京漢鐵路的修建有一個最關鍵的人物,這個人就是清末洋務派代表之一的張之洞。
1889年,清政府委任張之洞為湖廣總督,在考察了當地的情況后,他上書清政府提議修建盧漢鐵路,得到清政府批準。在修建鐵路所需的鋼鐵材料問題上,張之洞在奏請修建盧漢鐵路的奏折中提出 “造路之鐵可用華產” “購買材料取之海外漏危太多,實為非計”。他主張修建鐵路必先自造鋼軌,因此他開始一并籌辦漢陽鐵廠。但僅過了一年,因東北局勢緊張,清政府將盧漢路款調撥給東北鐵路,盧漢鐵路暫停籌建,直到1895年甲午戰爭后,清政府才決定借債再次修筑盧漢鐵路。 開辦漢陽鐵廠的目的本就是為盧漢鐵路提供鋼軌,修建盧漢鐵路是一波三折,漢陽鐵廠的開辦更是困難重重。1890年5月,張之洞在武昌成立湖北鐵政局,經過親自勘察、反復研究和慎重考慮,張之洞決定將廠址建在漢陽大別山下。1891年9月,漢陽鐵廠破土動工,張之洞對建廠事務 “躬親細務,錙銖必較,急如星火,日夜操勞”。克服了重重困難后,漢陽鐵廠于1893年年底完工,包括煉鐵廠、熟鐵廠、鋼軌廠、鋼材廠等10個分廠,蔚為壯觀,于1894年2月正式點火。 但是,鐵廠剛開始投產就面臨一個最大的實際問題——資金不足。清政府所撥費用已全部用完,而投產所需資金至少100萬兩白銀。張之洞奏請朝廷,提出設備 “分量、分撥”投產,以解決資金周轉問題,減少開工費。他還建議朝廷將建造湖北槍炮廠等工廠的資金“撥借”過來。緊接著,有一個大難題接踵而來,由于缺乏經驗,前期技術準備不充分,所用的原材料大冶鐵礦砂和煉鋼爐不匹配,無法提取大冶鐵礦砂中所含高濃度的磷,造成試軋出的鋼軌質脆易裂,不能普遍使用,鐵廠經營陷入了困境。
1896年,漢陽鐵廠改為官督商辦,張之洞舉薦盛宣懷接手,之后又對冶煉設備進行了重整改造,鋼鐵質量轉佳,經營銷售一度頗有生機。西洋報刊曾在1901年評論道: “漢陽鐵廠之崛起于中國,大有振衣千仞、一覽眾山之勢。”至于鋼軌的質量問題,鐵廠一直到1904年才徹底找到病根,軋出了完全合格的鋼軌。至辛亥革命前,鐵廠年生產鋼軌約2萬噸,是中國近代鐵路建設中唯一的國內鋼材供應商,它不僅向盧漢鐵路提供鋼軌,而且凡是盛宣懷組織的中國鐵路總公司督辦的鐵路均優先購用漢陽鐵廠鋼軌。據估算,至1922年年底,漢陽鐵廠鋼軌所鋪設的鐵路占中國已建鐵路里程的1/3。 1924年,漢陽鐵廠在經過了短暫的黃金期后,終因財政困難、外債沉重而全部停產。抗日戰爭時期,國民黨將鐵廠設備一部分遷至重慶,剩余的或被炸毀或被侵占。至此,承載著晚清 “自強求富”希望的中國近代第一鋼鐵廠終究無法擺脫悲劇命運,黯然隕落。 眼前的這根鋼軌所鑄銘文清晰可辨,專家們雖無法確切考證出它是否在京漢鐵路或是其他早期鐵路上實際使用過,但是 “1902”的年代信息是確鑿無疑的,至今為止國內還沒有發現過幸存的生產年代比它更早的國產鋼軌。